產生原因:
1、底涂層漆膜比面涂層涂膜軟
2、底涂層涂得過厚
3、面涂層涂得過厚,且耐溫變性不佳
4、底涂層未干透就涂面漆
預防措施:
1、底涂膜和面涂膜的伸縮性能應相接近
2、按工藝要求嚴格控制底、面漆涂層厚度
3、底涂層必須干透方能涂面漆
產生原因:
1、烘干溫度過高,烘干時間過長使漆膜變脆
2、涂層之間不配套
3、涂層過厚
4、漆膜在過低的溫度條件下使用
預防措施:
1、按工藝規定或技術條件推薦的烘干條件進行烘干
2、選擇配套性能優良的涂層
3、注意一次性涂布膜厚
4、應在適當的環境溫度和濕度下施工
產生原因:
1、底涂層的有機顏料被面漆的溶劑所溶解,使顏色滲入面漆涂層中
2、底漆未干透就上面漆
3、底材含有有色物質
預防措施:
1、采用揮發速度較快,對底層漆溶劑能力小的溶劑
2、待底漆干透后再涂面漆
3、底材在上漆前應充分打磨,確保干凈平滑
產生原因:
1、溶劑揮發緩慢
2、涂層過厚
3、噴涂距離過近,噴涂角不當
4、涂料粘度過低
5、環境溫度過低
預防措施:
1、溶劑選配適當
2、一次涂布厚度控制在25uM-25uM為宜,分多次噴涂
3、控制好噴涂距離,并與物面平行移動
4、嚴格控制涂料的施工粘度
5、施工時應注意環境溫度在5℃以上,相對濕度不大于70%
產生原因:
1、施工環境灰塵多
2、涂料未很好過濾
3、易沉淀的涂料未充分攪拌均勻
4、漆皮被攪碎,混雜在漆中
預防措施:
1、應確保施工環境干凈整潔
2、涂料應仔細過濾,充分攪拌
3、被涂物表面應清理干凈,沒有雜質影響
產生原因:
1、施工環境濕度太大
2、溶劑揮發速度過快
3、被涂面表面溫度過低
4、涂料或稀釋用的溶劑含水
5、施工時水分進入油漆中,溶劑和稀釋劑的配比不適當
預防措施:
1、施工時環境溫度最好在15-25℃,相對濕度不大于70%
2、選用揮發速度較慢的有機溶劑
3、在涂漆前保證被涂物表面溫度應不低于環境溫度
4、使用的有機溶劑和壓縮空氣應檢查是否純凈無水分
5、合理選用有機溶劑和稀釋劑,防止涂層中樹脂析出
產生原因:
1、稀釋劑的溶解力不足
2、涂膜過厚,漆膜上下對流
3、粘度不適當
4、使用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油漆調配色
預防措施:
1、使用適當的稀釋劑
2、涂裝厚度和粘度應符合工藝要求
3、調配色應選用同一廠家生產的同型號色漆,不能同時使用不同牌號的產品
產生原因:
1、溶劑蒸發快
2、施工環境溫度高,濕度大
3、施工時一次性噴涂太厚
4、施工時涂布過快或底涂層未干透且含有溶劑,產生氣泡
5、未用完之油漆混入不純物
預防措施:
1、使用指定的溶劑,混合比例適當
2、施工環境通風,除濕,避免高溫下作業
3、調整噴涂厚度,多次噴涂
4、調整涂布速度,確認底涂層干透后再涂面漆
5、添加醇類溶劑或消泡劑6、剩余油漆應密封保存
產生原因:
1、遮蓋力不足,含顏料少,使用了透明性的顏料
2、攪拌混合不充分,沉淀未攪起
3、涂布不仔細4、粘度低,涂得過薄5、底漆和面漆的顏色相差過大
預防措施:
1、選用遮蓋力強的油漆
2、充分攪拌均勻;
3、仔細涂布,注意施工粘度
4、使下層漆膜的顏色與面漆的顏色相近似